解剖列車 結構整合 學程簡介

(著作權為中華全衡學會所有,引用請註明出處)

大體說來,解剖列車 結構整合學程 (簡稱ATSI) 分成四個部分: 

1. Anatomy trains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(AT S&F) 三日入門課  

2. Part I ( Structure Essentials) 第一部: 結構要素 六堂課 

3. Part II (Structure Strategy) 第二部: 結構策略 10日課 

4. Part III (Structure Integration) 第三部: 結構整合 (31日課)

 

1. 三日入門課(AT S&F) 

AT S&F 三日入門課,是解剖列車體系的前導課程,可以讓您了解關於解剖列車的整體輪廓。內容包括: 解剖列車的12條筋膜力線的基本知識、如何利用身體判讀(BodyReading)來去觀察個案的靜態姿勢、手法治療的原理原則,應該在哪一個筋膜層進行治療(治療深度與方向)?短縮筋膜與拉長筋膜的治療目標分別為何?治療前後,個案的狀況變化評估? 這些都會在這堂三日入門課讓學員得到一個基本而清晰的認識。

學員可以將上課內容與自己原本的專業能力加以整合,得到專業能力的進化與優化。同時,在課堂中學員也能學習解剖列車的專業術語來進行溝通,並能理解身體產生失衡後的症狀表現與成因。例如當筋膜發生失衡狀態,短縮的(locked short)筋膜與拉長的(locked long)彼此如何互動?通常症狀(如疼痛)會發生在何者? 甚麼是weak link? 甚麼是silent area?等。

這三日的入門課,提供學員有關解剖列車體系的堅實基礎。強烈建議想要踏入解剖列車殿堂的朋友們報名與課。

2. Part I: 結構要素( Structure Essentials) 六堂課

結構要素主要是聚焦在身體六大區塊,精研各個區塊局部的解剖列車知識、評估與治療。結構要素系列課程是由局部視角看全身變化, 一共有6堂課: 

Arches and Legs (足弓下肢專題)

Fans of the Hip (骨盆髖部專題)

Opening the Breath (呼吸胸腹專題)

Tensegrity Spine (脊椎共構專題)

Shoulders and Arms (肩部上肢專題)

Head, neck and Jaw (頭頸顳顎專題)

因為人體結構極為複雜,所以以區塊分析的方式來深入了解該區域的失衡狀態,並由此出發來看待全身如何受到影響,不啻是一個見微知著、見樹又見林的好方法。

例如肩膀表層是由大肌肉群所組成,就像一個重重的盔甲壓在胸廓上方,那麼負責呼吸的胸廓會發生甚麼變化?是否有種氣吸不飽的感覺呢(因為肋骨無法抬高)?這是一種下行性的共構機轉。

相反地,當骨盆旋轉歪斜造成胸廓的反向扭轉或歪斜,導致依附在胸廓上的肩胛骨因為支撐物的扭轉歪斜而走位,那麼肩關節的活動軌道是否會因而偏移或受限?進而誘發相應的肌筋膜結構產生過勞代償,最後形成肩部的難治性症狀? 這是一種上行性的共構機轉。

結構要素系列每堂課的教學內容,除了詳細介紹局部的功能解剖之外,在實務應用方面,皆遵循著下列的邏輯來進行:

1. 先透過身體判讀(BodyReading)來找出張力失衡的可能位置(提出問題)

2. 再透過相應的動態功能測試(functional test)或步態判讀(gait assessment)來確認張力失衡是否存在?(驗證問題)

3. 接著藉由手法治療來平衡筋膜張力(解決問題)

4. 最後再次執行動態功能測試與身體判讀,看個案的檢查結果是否有改善?(成果確認)

完成以上紮實的系統化學習,學員們分析個案問題的能力大大提升,並應用學會的一身武藝,以手法治療(亦可用震波或筋膜注射取代)重建個案的張力平衡,伴隨疼痛或不適感因而獲得改善。

在六堂結構要素課程之外,人體六大橫膈平衡技法(Balancing the Diaphragms)是一個全新設計的課程,由解剖列車紐澳總部的主席兼首席講師 Julie Hammond,以及解剖列車認證英國講師 Fiona Palmer 聯合開發,並匯集了許多從事女性健康、背部疼痛和呼吸障礙(breathing disorders)的治療師的寶貴經驗,淬煉而成。課堂中會將探究身體六個橫膈間的平衡,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人們整體的健康,並揭示橫膈之間的聯繫及其交互作用,探究其中一個橫膈的不平衡將如何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;例如:足部的問題如何影響盆腔橫膈功能的完整性,進而影響呼吸橫膈,甚至是梗高位的胸廓入口、顳顎關節。學員將會學習人體六大橫膈的解剖學和功能、徒手技法、教導體驗和運動技法(movement techniques),以及適用於居家運動(homework)之運動處方。強烈推薦這堂課給醫療人員與身體工作者。

3. Part II 結構策略(Structure Strategy) 十日課

當我們了解六個結構要素的局部知識後,我們再把人體分成下半身、上半身與全身來剖析理解。 所以本課程將分為三個部分,分別平衡下半身(session 1)、上半身(session 2)和脊椎(session 3)。在這個頗具深度的課程中,學員將由part I 結構要素的局部視角,拓展至全身的視野。課堂中學員會應用已經在part I學到的姿勢與動作評估工具、以解剖列車特有的結構與功能代償模型,進一步整合到對整個身體關係的完整架構中,找出最關鍵的拼圖。課堂中學員也會學習到完整的功能分析工具,有能力設計並執行身體結構調整手法(Structural Bodywork series),去除個案的動作功能障礙,以建立由下而上的結構支撐,讓身體重新獲得完整感和聯繫感,並能自由自在地活動。這將會為個案的身體帶來強大而持久的改變。

Part II的導師都是訓練有素且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(台灣是Julie Hammond導師授課)。課堂中導師會使用一系列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員磨練其觸診技能,確保能自信且準確地接觸身體各部位的筋膜組織。導師們也會提供身體鍛鍊方法的最新研究和思考模式,並將學員當下的技能與所展示的新想法相結合,讓學員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肌筋膜處理風格。一旦完成了part II 結構策略的認證,學員的知識水平就足以為下一步的part III 結構整合培訓做準備,以進一步學習涵蓋身心連結的進階技法。

台灣教育中心計畫將於2025或2026年開辦part II 結構策略的認證學程,敬請拭目以待。

4. Part III 結構整合 (Structure Integration):

Part III 結構整合是 ATSI 訓練的最後一部分。它將帶領學員完成結構整合的「12 道工法」(12 series)。在這個為期 31 天的課程中,學生將結合12 道工法的解剖理論與實踐,並積累知識與經驗。學習目標是讓全身的筋膜系統回到一個全新的平衡狀態,能以一個自在、輕鬆且具有強大的筋膜適應性來面對不同的挑戰。 在課堂中學員們先相互練習,最後會實作在真實的個案身上,並從技術精湛且經驗豐富的導師那裡獲得寶貴的回饋和指導。包括:

  • 「12 道工法」的監督指導
  • 全譜(full spectrum)臨床應用之指導
  • 如何開始並建立實作練習
  • 學員測驗、客戶評估記錄評量、概述性短文作業、和手法技術評估
  • 畢業與否由part III 導師評量後決定

在part III 課程完成後,申請人還必須完成 16 x 3 系列實習和兩個案例研究。之後才能進行認證、與證照網站登錄。

請注意:要參加 ATSI part III 結構整合學程,學員必須先完成入門三日課程、ATSI  part I 六個結構要素、ATSI part II 結構策略。 目前part III部分僅在歐美地區開課。

解剖列車 台灣最新講座日期

請點選下列連結,以獲得台灣地區解剖列車官方課程的最新資訊。